熬夜困局

时间管理破局之道

为什么深夜不肯入睡?

要解决熬夜困局首先应该搞清楚一个最关键的问题:为什么明明睡眠时间不够,凌晨还是不愿意入睡?

对我而言,核心原因有 2 个。

  1. 时间焦虑
  2. 外部刺激

时间

这点其实很重要,但很容易被忽视,在我看来晚睡的罪魁祸首就是时间焦虑。

绝大多数的人,白天的时间都很难完全被自己支配,无论是学校上课、公司上班还是社交活动这些基本都是发生在白天,基本完全受自己支配的时间都集中在晚上。

在晚上的时间里,又以上床之后到完全睡着的这段时间最宝贵,堪称是黄金时间。如此宝贵的时间自然要满足自己整个白天都没被满足的欲望,而睡去意味着代表自我的时间结束了,时间不足的人又怎么舍得放弃来之不易的自我时间呢?

刺激

睡前的娱乐活动大都以视频、游戏或是网络小说为主,而这些活动基本都有个共同特点:持续的提供刺激。

导致我们的精神一直高度亢奋,然后就察觉不到睡意,直到身体发出警告才不得已进入睡眠状态。

破局之道

实感 多做能够提供实感「能够回忆起具体感受」的事,这些能够回忆起来的生活片段可以很好的缓解我们对于时间焦虑,实在的掌控自己的时间。缺乏生活实感,大脑没有感受到时间流逝,自然就会抗拒进入睡眠,结束自己的时间

PS:让仪式感回归到日常生活是一种能够方便产生实感的方式。

降低预期 降低对于自己的预期,一口吃不成胖子,比如日常 1 点睡觉的,可以慢慢从 12:30 开始改善,每个阶段调整半个小时,总会有恢复健康作息的时间的。再比如每天只设立一个小目标,只要达到目标就让自己自由支配剩余活动。

如何延长自我时间 客观上一天时间的总量是固定的,想要增加自我时间,那能做的就是两个方面:

  1. 早起:早睡自然就可以早起,其实我也是早起才发现,清晨的时间比起晚上被打扰的几率更低,同时由于其他事情都没有开始,不会有其他事情干扰计划的执行。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非常适合早晨的时间,比如健身、学习或者读书之类的计划每天起床后立刻执行才能很好的坚持下去。
  2. 提高效率:提高效率,消耗的总时间就会相应的减少,自然可支配的时间就多了。这点没有什么很好的建议,只能基于自己日常的生活,多总结多思考。以我个人的上下班通勤为例,我早晨和晚上选择的通勤路段是不同的,因为下班的路段可以少走 4 个红绿灯,早晨如果选择晚上的路段基本就是堵到生活不能自理。
  3. 控制消耗:降低决策成本,给自己提供默认清单。很多时候打开手机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,下意识的划来划去,感觉浮躁无聊,最后选择刷短视频。所以给自己列一个优先级清单,没事做的时候直接参考清单去打发时间,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消耗太多时间精力在犹豫上。
  4. 缓冲机制:提供一个最低执行时间,比如说在执行默认清单的事情时感到浮躁,那如果立刻选择进行下个活动那默认清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,缓冲机制就是为了这个场景而设计的。大多数场景下,一件事的开始是最困难的,一旦真实投入其中,继续坚持是很容易达成,而缓冲机制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度过最难熬的阶段。
Licensed under CC BY-NC-SA 4.0